十堰郧西刘家湾村践行绿色发展 建设和美乡村
来源:leyu乐鱼全站 发布时间:2025-10-12 18:42:17
“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田园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民宿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于一体,让人感觉十分舒适与放松!”一次,外地游客韩女士前来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游玩,盛赞这里是很值得前来打卡的好去处。
刘家湾村位于郧西天河下游,是“天河水乡·七夕画廊”的重要节点,全村版图面积6.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735亩,林地面积10400亩,辖7个村民小组,有463户1408人。
近年来,刘家湾村借助天河流域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建成樱桃、柿子、桃子等小水果基地500亩,发展药牡丹种植200亩;培育农家乐、民宿、手工作坊等经营业态51家;打造阳光沙滩、婚礼草坪、牛郎织女院等旅游景观,推动“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刘家湾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36元。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市清廉村居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2025年“十一”假期,走进风景如画的刘家湾村,呈现出处处皆景的新农村画卷。这里依山傍水,山水翠绿,生机盎然;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行走在村里的每一条小路上,一步一景,风光旖旎,给每一位到村游玩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刘家湾村坚持“乡村振兴轴、七夕文化轴”双轴并轨,聘请全国新农村建设知名公益组织和设计团队——北京“绿十字”农道团队,根据地理位置、文化传承、资源禀赋和村落特色,从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做前瞻性规划设计。逐组逐片逐湾召开院落会、小组会、场坝会200余场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将设计图、效果图、复原图逐一做成PPT,走村串户进行讲解,按照群众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大限度将群众意见吸收进村庄发展规划。组织成员单位和设计团队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全力做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点线结合、分类指导、避免雷同,突出整体效应,彰显地域特色。
刘家湾村推进“文化+”“+文化”发展的策略,结合牛郎与织女在刘家湾相遇并开始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传说,打造牛郎织女生活场景,确定“醉美刘家湾、浪漫七夕湾”的建设定位,将村庄功能分为自然生态区(含牛郎织女生活场景)、田园牧场•草坪婚礼、彩色花园、乡村高端民宿、居民区5大功能片区布局,着力打造以爱情为主题的“特色民宿集聚地”,推动产村人文融合发展。将地方业态开发赋予七夕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引进包装七夕美人茶、汉服馆、织女绣楼、郎哥民宿等特色旅游业态,培育文化产业集群,加速构筑农文旅对接的多元融合发展格局,让七夕文化融入生活,让生活处处体现文化。
刘家湾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不侵一片山林、不毁一分良田”为思路,随湾就片、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在保留村庄原有田园风貌和肌理布局基础上,植入现代生活元素、生活方式、审美理念,美化庭院153个、治理生态河道2公里、绿化亮化公共环境2.3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产业路、通户路、示范路20公里,建成养老照料中心300余平方米、幼儿托幼中心80余平方米、安全饮水设施4处。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整村推进农村厕所改造,铺设污水管网6300米,建成日解决能力2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3座,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收集率达100%,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全覆盖,留住乡味、提升乡韵、记住乡愁。
针对广大农村都会存在的“闲房平时用不上、游客来了住不下”问题,刘家湾村另辟蹊径,对闲置农房做改造升级,探索“一宅两用”模式,通过空间营造,将“一宅”中的一部分庭院和建筑空间作为村民的生产生活使用,剩余部分作为客人使用,居民、客人各自使用的空间既相对具有私密性、独立性,又可以相互照应,让乡宿成为乡愁在现实中的实现地。
同时,刘家湾村大胆引入中高端品牌,建成郎哥民宿等高端民宿,引进第三方公司入驻运营,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本地民宿经营者提升服务理念,避免建设缺标准、管理不规范、服务不精细、吸引力不强等问题。
刘家湾村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指导”原则,逐户上门调研、沟通,因户制宜制定改造清单,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充分尊重村民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对室外公共区域,鼓励村民按照设计的具体方案自己找旧瓦、青砖、陶罐、树桩等当地原材料,最大限度压减投入,做出农村就是农村的感觉。在民宿经营区,引入第三方团队,按照“五星级标准”进行修缮软装,打造出“开窗赏田园风光、关门享星级服务”的独特体验。在宣传引流上,制作民宿地图,用抖音和软文等推送农户家的小事村事,以农民柴米油盐酱醋茶感受农家温度与乡愁,增加乡宿曝光度。
室外公共区域改造升级按照农户出资建设、享有产权,灵活采取个人自建或集体统建等方式来进行,提升农户生活环境;客人生活区装修布置,由运营公司统一设计、布置、管理和维护,所有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公司,农户不承担经营成本。收益方面,按农户60%、村集体20%、运营公司20%的比例分成,将更多利益留给农户,真正的完成“花一点点钱,村民变老板”。目前,该村现已发展“一宅两用”乡宿15家,在美团、途家等10余家旅行APP上线万余元。
近年来,刘家湾在巩固马头山羊、蔬菜种植等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连片种植樱桃、柿子、桃子、葡萄等小水果采摘园500余亩,发展药牡丹种植200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积极发展以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的订单农业,促进产销衔接、农产品流通,切实将致富路延伸到百姓家门口,辐射带动200余农户增收。
刘家湾村依托自然风光、山水格局,统筹推进美丽庭院和庭院经济,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餐饮等方面入手,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的原则,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池塘、小养殖、小商店、小餐馆、小作坊等“七小业态”,将农户的小庭院汇集成增收的大产业,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桃树、车厘子、樱桃、杏子、石榴等果树和红叶石楠、月季、木槿、紫薇、桂花、蜡梅等观赏树木5万余株,开办小商店、小餐馆等50余家,兴办农家豆腐、凉皮等各类作坊15余家,达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游客流连忘返、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
在不破坏整体田园风光的同时,刘家湾村积极培养和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化理念整合资源、统筹运营,打造咖啡屋、星空民宿泡泡屋、七夕船屋、户外烧烤等新业态,依托乡土农家乐、民宿、汉服馆、织女绣楼等,启动“民宿+农产品”“民宿+美食”等工程,让游客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体验,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消费吸引力不断的提高,全村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引进专业市场运营团队,形成“农户资产入股、集体打包出租、市场主体分红返利再投入”的运营模式,持续打造知名旅游品牌,推动三产融合提质升级,目前已实现农户分红30户,每户分红达2000元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