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顶上“种太阳”

来源:leyu乐鱼全站    发布时间:2025-09-10 15:07:05

产品介绍

  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一片现代化养殖基地正悄然改写传统农业的叙事。棚顶,5500块单晶硅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开来,静静吸收阳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棚下,10万羽蛋鸡在恒温舒适的环境中啄食、踱步,俨然一副“安居乐业”的景象。这里是东青源农牧养殖场,一个将“光伏+养殖”完美融合的示范现场,也是东明县推动“北工南农”战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所谓“牧光互补”,是一种创新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在高标准养殖棚顶铺设光伏发电装置,实现“棚顶发电、棚下养殖”,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实现能源自给与生态改善。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土地复合利用率,更将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成为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东明县地处鲁西南,传统农业占比较高,近年来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南部农业片区向集约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东青源农牧所采用的“牧光互补”系统,正是这一政策引导下结出的硕果。该项目全年预计发电量达24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余吨,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体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生态效益。

  “我们把大约14000平方米的鸡舍屋顶租给光伏公司建设电站,自己在棚内正常养鸡,形成了真正的‘鸡光互补’。”菏泽东青源农牧负责人郭安军介绍道。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明显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全年电费节省约30%,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调节了鸡舍内部环境。冬季,光伏板起到一定的保持温度的作用;夏季则有效遮阴,减少热辐射,使鸡群避免热应激,健康水平和产蛋率都得到提升。

  除了节能降耗,更令人欣喜的是养殖环境的整体改善。在传统养殖中,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都是能耗大、成本高的环节。而在“牧光互补”模式下,鸡舍实现了部分被动的环境调控,辅助以自动通风、喂料、清粪等智能化设备,使得整个养殖过程更高效、清洁、可控。这也直接提升了蛋品的品质与安全性,生态鸡蛋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东青源农牧养殖场共养殖青年鸡与蛋鸡各10万羽。随着二期扩建工程的推进,未来基地规模将达到蛋鸡20万羽、青年鸡10万羽,日产鸡蛋量预计将达18万至19万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项目不仅自身体量在一直增长,也带动周边就业和配套产业链的发展,如饲料生产、物流运输、蛋品加工等,形成一条融合能源、农业与服务的“黄金产业链”。

  “牧光互补”模式正是东明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它打破了传统农业“单一生产、依赖资源”的旧格局,通过绿色能源赋能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和经济附加值,也吸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绿色发展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东明县此类项目并非个例。在政策推动与企业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慢慢的变多“光伏+农业”“光伏+养殖”项目正在鲁西南地区涌现。它们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场景拓展,更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典型代表。

  鸡舍顶上之所以能成功地“种太阳”,也源于多方协作的机制创新。光伏企业负责投资建设与维护发电系统,农业企业聚焦养殖运营,双方通过空间租赁与电力供应实现互利共赢。这种模式降低了农业主体投入新能源的门槛,也使光伏企业获得稳定的场地资源与政策支持,形成了可持续的合作范式。

  未来,东明县计划进一步推广此类“光电+农业”复合利用模式,拓展到渔业、农作物种植、菌菇大棚等领域,逐步构建起多元协同的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共生体系。而东青源农牧也正从传统养殖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阶段,尝试引入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精细喂养、疫病预警与远程控制,逐步提升生产效能。

  可以说,一颗鸡蛋的背后,是一条融合了科技、绿色与效益的创新链。东明县用“牧光互补”的模式,真正的完成了“一地两用、光牧双收”,不仅孵出了优质的禽蛋产品,更孵出了推动乡村发展的“金点子”与“新动能”。这片土地上的实践,正以清晰而坚定的笔触,书写着农业现代化与能源转型协同共进的崭新篇章。(公雪 安宁)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leyu乐鱼全站,专营 玻璃钢化粪池 复合化粪池 混凝土化粪池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5537328821  流量统计  免责声明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leyu乐鱼全站 技术支持:乐鱼体育网页登录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238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